杨振宁

理论物理学家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22年10月1日 - 2025年10月18日
杨振宁先生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对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1957年,他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

生平简介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对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1957年,他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他们的工作颠覆了物理学界对基本对称性的认知,开启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篇章。

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还包括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成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基础,对现代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他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

珍贵影像

人生轨迹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著名数学家。

1942年

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学位。

1945年

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

1948年

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1957年

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6年

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2015年

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年

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主要成就

宇称不守恒

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颠覆了物理学界对基本对称性的认知,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米尔斯理论

与罗伯特·米尔斯共同提出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成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统计力学贡献

在统计力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包括杨-巴克斯特方程等,对数学物理和凝聚态物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 杨振宁